《绘画大师马蒂斯》(Matisse the Master)--希拉里·斯珀林(Hilary Spurling)
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-11-29 15:06 编辑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00-2009书海无涯:盘点十年100部好书(一)
J·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疑缔造了图书销售历史上的畅销奇迹,至今已售出成千上万本,不仅儿童爱看,连成人也看得爱不释手。而2000-2009这十年间英国出版界最大的成功莫过于“理查德&朱迪图书俱乐部”。这档电视读书节目每天下午在BBC四频道播出,造就了一批诸如维多利亚·希斯洛普(Victoria Hislop),奥黛丽·尼芬格(Audrey Niffenegger)和佐伊·海勒(Zoë Heller)畅销书作家。经由理查德和朱迪评荐的100部书已售出3000万册。
在英国,这是托尼·布莱尔执政的十年,在这个书单上有两本关于英国新工党的形成以及各派系的明争暗斗--切丽·布莱尔的回忆录和阿拉斯代尔·坎贝尔的日记。
纵观全球,这也是充满血腥的十年,基地组织和针对美国的9/11恐怖袭击,最终导致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。具体参见拉吉夫·钱德拉塞卡兰(Rajiv Chandrasekaran),埃德·侯赛因(Ed Husain),阿哈玛·拉希德(Ahmed Rashid)和卡勒德·胡塞尼(Khaled Hosseini的作品。
这个十年也见证了名人出书的风潮,譬如英国艺人拉塞尔·布兰德(Russell Brand)和足球运动员阿什利·科尔(Ashley Cole),还有高调出书的凯蒂·普莱斯(Katie Price)。艾伦·霍林赫斯特(Alan Hollinghurst)因一部大胆的同性恋小说而赢得了英国布克文学奖(the Man Booker Prize);伊恩·麦克尤恩(Ian McEwan)从同辈作家中一跃成为英国优秀的小说家;还有一位黑人成为美国总统,并出版了两本畅销书。
100 《道出真我》(Speaking for Myself)--切丽·布莱尔(Cherie Blair)
英国首相夫人变身麦克白夫人。举国上下颇感意外。
99 《特德·休斯书信集》(Letters of Ted Hughes)--克里斯托弗·里德(Christopher Reid)修订成集
特德·休斯的撩人文字,从刺猬到星座十二宫,从亡妻Plath到诗人艾略特。
98 《Persepolis: 我在伊朗长大》(Persepolis: the Story of an Iranian Childhood)--玛嘉·莎塔碧(Marjane Satrapi)
描述一位爱听朋克摇滚的少女在伊朗长大的插画小说。
97 《昏迷者》(Sleepyhead)--马克·比林汉姆(Mark Billingham)
探长Tom Thorne's的第一次出游遭遇让受害者陷入昏迷的连环杀手。
96 《应召女郎日记》(The Intimate Adventures of a London Call Girl)--青楼怨妇/白日美人(Belle de Jour)
一个伦敦高级应召女郎的独白。由博客日志集结成书,据传所有内容都是一位中年男记者杜撰出来的。
95 《万物简史》(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)--比尔·布莱森(Bill Bryson)
畅销游记作家解释宇宙大爆炸,黑洞和时间相关的一切。
94 《威彻尔先生的猜疑》(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, or the Murder at Road Hill House)--凯特·莎莫史克尔(Kate Summerscale)
有关维多利亚时期曾轰动一时的孩童谋杀案,一点儿也不煽情。获得塞缪尔·约翰逊奖。
93 《云图》( Cloud Atlas)--大卫·米切尔(David Mitchell)
一部关于克隆,启示录,同性恋作曲家,核电站和贪慕虚荣出版商的精彩绝伦的后现代小说。
92 《家恨》(Bad Blood)--劳娜·塞奇(Lorna Sage)
已故评论家的感人回忆录,关于战后威尔士的一个不正常的家庭。
91 《深红色花瓣和白花瓣》( The Crimson Petal and the White)--米歇尔·法贝尔(Michel Faber)
有关维多利亚时期的粗俗小说,法贝尔通过一个会写小说的妓女来描写当时的伦敦生活。
90 《不差钱》(No Expenses Spared)--罗伯特·温尼特&戈登·雷纳(Robert Winnett and Gordon Rayner)
从护城河清洗到房屋转手出售:搅动英国政坛的爆炸性丑闻。
89 《美味》(Appetite)--尼基尔·斯拉特(Nigel Slater)
主厨绝妙的,充满诗意的文字大力推荐国民烹饪跟着感觉走。
88 《该死的联队》(the Damned Utd)--大卫·皮斯(David Peace)
完美阐述布莱恩·克劳夫执教英国利兹联队44天的悲情闹剧
87 《法兰西组曲》(Suite Française)--作者:伊莱娜·内米洛夫斯基(Irène Némirovsky)译者:桑德拉·史密斯(Sandra Smith)
1940年后的法国悲惨生活,未完成的鸿篇巨制。
86 《斯图尔特:逆向人生》(Stuart: a Life Backwards)--亚历山大·马斯特斯(Alexander Masters )
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的倒叙传记。作者斯图尔特反驳道“真他妈的没劲”。才怪,这书棒极了。
85 《小朋友》(the Little Friend)--唐娜·塔特(Donna Tartt)
情节丰富,娓娓道来,引人入胜的南方哥特式悬疑小说。
84 《吃,射击,离开》(Eats, Shoots and Leaves )--琳·特拉斯(Lynne Truss)
有点专横,十分诙谐幽默的标点符号入门书,教咱们使用并热爱标点符号。
83 《金斯莱·艾米斯的一生》(The Life of Kingsley Amis)--扎卡里·里德尔(Zachary Leader )
一代杰出的幽默小说家的全面传记,嗜酒和他的其他特质。
82 《Speech! Speech! 》--杰弗里·希尔(Geoffrey Hill)
“博识。苦痛。光。” 诗人杰弗里·希尔后期繁盛之作精彩继续。
81 《岛》(the Island)--维多利亚·希斯洛普(Victoria Hislop)
首部以希腊小岛为背景的小说,理查德和朱迪夫妇俩的最爱。
80 《奥斯特里茨》(Austerlitz)--作者:温弗里德·格奥尔格·泽尔巴德(WG Sebald)译者:安西娅·贝尔(Anthea Bell)
对纳粹大屠杀展开实验性的虚构调查。
79 《女性福音》(Feminine Gospels)--卡罗尔·安·达菲(Carol Ann Duffy)
一位未来桂冠诗人机智幽默,清晰易懂的诗歌作品集,主题为歌颂女性。
78 《夜巡者》(the Night Watch)--莎拉·华特斯(Sarah Waters)
二战时期三个女同性恋的故事,这部曾获英国布克文学奖提名的小说巩固了华特斯的声誉。
77 《迷宫》(Labyrinth)--凯特·莫斯(Kate Mosse)
在法国南部的一次考古发掘出的两具骷髅和埋藏的秘密构成的一组“达芬奇密码”。
76 《时间旅行者的妻子》(the Time Traveler's Wife)--奥黛丽·尼芬格(Audrey Niffenegger)
穿越时空的爱情小说,催人泪下,荡气回肠。
75 《我的回忆录》(My Booky Wook )--拉塞尔·布兰德(Russell Brand)
一个名人的出色回忆录:浪荡江湖的自嘲之作。
74 《第五个女人》(the Fifth Woman)--作者:赫宁·曼凯尔(Henning Mankell)(瑞典) 译者:史蒂芬·T·默里(Steven T Murray)
厌世酗酒的警长韦兰德屡屡破案的侦探小说。
73 《伊斯兰教信徒》(The Islamist)--埃德·侯赛因(Ed Husain)
侯赛因在书中细述自己年轻时曾为狂热信徒的日子,政治家喜欢援引书中内容。
72 《可爱的骨头》(the Lovely Bones)--艾莉丝·希柏德(Alice Sebold)
冷酷的,可怕的,坚强的:少女遭强暴后被谋杀,在天堂关注着自己的家人。大家都爱读这本书。
71 《地区与圆圈》(District and Circle) --西莫斯·希尼(Seamus Heaney)
我们最爱诗人的又一畅销作品集。一如既往的机智诙谐,文字优美。
70 《伪科学》(Bad Science)--本·戈尔达莱(Ben Goldacre)
一名伦敦医生兼记者揭露媒体宣传中的伪科学的书,颇具影响力。
69 《项塔兰》(Shantaram)--格雷戈里·大卫·罗伯茨(Gregory David Roberts)
曾经的银行抢劫犯,毒瘾者,罗伯茨描述印度生活的小说是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,颇受间隔年学生的喜爱。
68 《别让我走》(Never Let Me Go)--石黑一雄(Kazuo Ishiguro)
克隆人的存在即为别人提供移植器官。一部细腻生动,感人肺腑的小说,主题则是关于人人都要直面的死亡。
67 《翡翠城的皇家生活》(Imperial Life in the Emerald City )--拉吉夫·钱德拉塞卡兰(Rajiv Chandrasekaran)
对美国重建伊拉克的评论,从突破艰难险阻,将权力移交伊拉克人民开始记述。
66 《防守》(My Defence)--阿什利·科尔(Ashley Cole)
“当我听到£55,000时,差点没掉头就走。” 对阿森纳提出的月薪数目,科尔的反应反映出足球运动员的狮子大胃口。
65 《盲刺客》(The Blind Assassin )--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(Margaret Atwood)
小说情节环环相扣,引人入胜。这部布克奖获奖作品为这十年间的文学实验性创作奠定了基调。
64 《撬动地球的Google》(the Google Story)--大卫·怀斯(David Vise)
极客致富记:控制世界信息的脉动。
63 《给男孩看的危险读物》(the Dangerous Books for Boys)--康恩·伊戈尔登&哈尔·伊戈尔登(Conn and Hal Iggulden)
书中突出强调了十年间对异想天开的渴望和过去假想的快乐。
62 《半轮黄日》(Half of a Yellow Sun )--奇玛曼达·恩戈奇·阿迪契(Chimamanda Ngozi Adichie)(尼日利亚)
将尼日利亚丑陋的一面变成一部感人小说。
61 《瓦解》(Dissolution)--CJ·萨姆森(CJ Samson)
结合十年间的两大热门主题:犯罪和都铎王朝。
60 《剥洋葱》(Peeling the Onion)--作者:君特·格拉斯(Günter Grass)(德国) 译者:迈克尔·亨利·海姆(Michael Henry Heim )
作者揭露自己曾参加武装党卫军的经历。
59 《家有女神》(How to Be a Domestic Goddess )--尼格拉·劳森(Nigella Lawson)
美味可口的食物和精美文字的俏皮组合。
58 《美丽曲线》(The Line of Beauty )--艾伦·霍林赫斯特(Alan Hollinghurst)
将同性恋小说推向主流世界,嘲讽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的英国。
57 《海边的卡夫卡》--作者:村上春树(Haruki Murakami)译者:菲利普·加布里尔(Philip Gabriel)
会说话的猫,巨大邪恶的鼻涕虫,不明飞行物,神话中的无人荒地和模棱两可的性欲,读者们为之欣喜若狂。
56 《陷入混沌》(Descent into Chaos)--阿哈玛·拉希德(Ahmed Rashid)
洞悉9/11后的阿富汗。
55 《狼厅》(Wolf Hall)--希拉里·曼特尔(Hilary Mantel)
将历史小说放在文学界的聚光灯下,一部不可思议的都铎王朝长篇小说。
54 《反美阴谋》(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)--菲利普·罗斯(Philip Roth)
罗斯影响广泛的小说影射当代美国政治,虚构有纳粹主义倾向的查尔斯·林德伯格(Charles Lindbergh)成为美国总统。
53 《白热化:动荡六零年代的英国》(White Heat: a History of Britain in the Swinging Sixties)--多米尼克·桑德布鲁克(Dominic Sandbrook)
历史书中的领袖讲述六零年代的故事。
52 《路》(the Road)--科马克·麦卡锡(Cormac McCarthy)
一部发生在毁灭世界的末日小说,定义了这一个十年的恐惧情绪和对希望的渴求。
51 《爱维娜·嘉莉的日记1987-1992》--爱维娜·嘉莉(Edwina Currie)
谁会想到呢?揭秘爱维娜·嘉莉与英国前首相约翰·梅杰的风流韵事。
|